古人避世事,岂问家有无。
但言鸿鹄性,不受樊笼拘。
公家昔盛时,阡陌连三衢。
食廪济寒饿,婚嫁营羁孤。
千金赴高义,脱手曾须臾。
晚为二千石,得不偿所逋。
抚掌不复言,但以文字娱。
我恨见公迟,冉冉重霜须。
高吟看落笔,剧饮惊倒壶。
负罪不自知,适意忘忧虞。
忽闻叩天阍,言旋故山庐。
朋友不及谋,亲戚亦惊呼。
人生各有意,何暇问俗徒。
嗟我好奇节,叹公真丈夫。
天高片帆远,目断青风徂。
惟应东宫保,迎笑相携扶。
送毛君致仕还乡。宋代。苏辙。 古人避世事,岂问家有无。但言鸿鹄性,不受樊笼拘。公家昔盛时,阡陌连三衢。食廪济寒饿,婚嫁营羁孤。千金赴高义,脱手曾须臾。晚为二千石,得不偿所逋。抚掌不复言,但以文字娱。我恨见公迟,冉冉重霜须。高吟看落笔,剧饮惊倒壶。负罪不自知,适意忘忧虞。忽闻叩天阍,言旋故山庐。朋友不及谋,亲戚亦惊呼。人生各有意,何暇问俗徒。嗟我好奇节,叹公真丈夫。天高片帆远,目断青风徂。惟应东宫保,迎笑相携扶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 ...
苏辙。 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题养正图六十首 其九 戒君节饮。。弘历。 饮君致君乐,笾豆能无乱。卜昼未卜夜,不过能救半。传称兼仁义,阿好乃过赞。
震儿设教永平移家就养途中即事有作。清代。孔继瑛。 有子悲风木,饥驱到北平。移家聊远道,就食怅馀生。载主亲封箧,栖神宛倚衡。同车频险阻,共命判幽明。渡水潜相唤,登山恐或惊。崎岖轮易折,觳速马难行。揽袖看孙哭,烹茶有妇迎。为言官道近,齐说郡侯清。地绕冈峦势,人多弦诵声。疏花开小院,斜日下高城。聚似萍波泛,来当麦浪晴。黄泉谁问路,白发独添茎。每忆黔娄被,徒怜考叔羹。萧条愁官馆,何日送归旌。
洛西楼怀岑给事叶侍御。。欧大任。 回磴层云睥睨愁,为君孤眺独夷犹。关门西引三峰色,河水东悬万里流。卷幔绿吹榆柳细,开尊红映杏花稠。春深远作他乡客,满目风尘易倦游。
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辞。宋代。李复。 朝辞承明殿,暮下金马门。伏读明诏意,仰思圣主恩。蠢彼獯鬻氏,礼数乃弟昆。帝初为息民,缯帛代更屯。嗣皇谨遵业,使传交塞垣。下臣非知古,有舌讵得论。恭承丁宁命,敢不夙夜奔。